雄商高铁铺轨加速,商丘站面临容量考验又能否分流客源
雄商高铁铺轨进入关键期,通车对沿线出行影响很直观:对菏泽意味着通达长三角的时间能大幅缩短,对商丘则是好事也是难题。工程推进快,湖北段以外的河北、山东两段已在铺轨,商丘所在的河南段工程进度也在加速,整体目标指向2026年前后通车,但站场配套的改造速度没跟上,短期内会牵出一堆现实问题。
这条线路把商丘、濮阳、菏泽、聊城、济宁、邢台、衡水、沧州和雄安等城市连成一线,意义不仅在通行时间,更在换乘通道的形成。商丘段虽然里程不长,却影响北上通达性;目前商丘到北方的直达班次很少,很多人仍得在徐州或郑州换乘,出行时间和便利性受限。菏泽方面,菏泽东站接入后,将和鲁南高铁形成换乘枢纽,带来更多直达长三角的可能,从现有仅有的两趟长途车、接近8小时的耗时,向“3小时内可达”这一目标靠近。
工程进展上,河北段河间铺轨基地和山东郓城铺轨基地已同步启动铺轨作业;据地方通报,商丘段工程完成约八成,主体施工计划在11月完成。按现在节奏,年底前完成铺轨、明年组织联调联试并争取2026年通车,是可实现的时间表。但这里的“可实现”有个前提:站房与换乘能力要跟上。
商丘站的压力是眼下最现实的难点。北候车室因徐兰高铁和商合杭高铁的旅客已经接近饱和,南站房改造原本预计与雄商一并投用,但尚未获批复,时间表不明。临时应对方案可能包括将部分始发或经停任务转到商丘东站,但那里的公交接驳和市内出行便利性不如主站,很多乘客会继续选择更方便的商丘站出发,导致换乘矛盾并存。运输规划领域人士建议,短期内可增开接驳车、优化发车时刻表并设置临时候车空间,长期则需加快站房审批与扩建步伐。
濮阳在此次布局中感受不一:高铁线路穿境但未设主站,台前设站带来了局部利好,却让主城区居民出行不便。相比之下,菏泽东站因汇聚两条高铁而有望承担更多始发车次,客流潜力也随之上升。部分当地网友这样说:“通车后去上海三小时左右,出行方便得多”;也有人提醒:“站房不扩就算线通了,上车还是难。”
放眼更宽的格局,雄商高铁一旦投入运行,将把中原与京津冀、长三角的联系更紧密,带来货运和客流的溢出效应,不过实现这些利好,需要站场、接驳和班次安排三管齐下才能做到既通又顺。你怎么看这事儿?评论区聊聊
配资门户网站有哪些,望牛配资,好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